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时事教育是思政课的“活”教材。如何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12月8日下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了2022年川渝中等职业学校时事教育(职教)网络教研活动。我校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了本次网络教研培训。
此次培训共分为三项议程。一是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党总支委员、副校长王建做了《知时事,助发展》专题讲座。讲座介绍了他们学校开展时事教育的成功经验,强调了时事教育的重要性和对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二是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高级讲师、维修电工技师、智能网联汽车考评员刘明均进行了《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国策》研究课展示和现场说课。刘老师在课中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最终要靠科技。并从看新闻知天下、明现状想未来、学时事担职责等方面阐明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观点。在说课中刘老师也突出了时事教育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引导教师们要善于将时事教育融入教学中,做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三是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晓勇对刘老师的精彩课堂进行了肯定性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同时做了《新时代中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讲座。唐晓勇教授强调,要上好思政课,各学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规定和规范教材的使用,教学资源需做到统一规范,教师需在思想上重视思政课。
通过培训,老师们普遍认识到:上好思政课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要讲好中华名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发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要善于通过思政大课堂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科学道理。要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名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