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学校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会,全校教职工汇聚一堂,聆听赵刚副校长讲主题教育党课。赵刚副校长的党课题为“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动学校管理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2.0为背景详细阐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势、我校建设基础、建设目标、举措以及预期成效等内容,回答了教育信息化我们为什么发展、现在怎样、应该怎样、怎么做、怎么推等问题。
赵刚副校长首先简单介绍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并介绍了本次党课选题的背景,然后以一幅我校信息化教学的现场图片、一个关于学生就餐数据反映学生学业情况的提问作为党课开篇,简明扼要为大家展示了学校师生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切期盼以及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图片反映了我校经过十余年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教学已经得到一致认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经逐渐走向深入;提问则引发了大家对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对教育形态所产生深远影响的思考。
在党课上,赵刚副校长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为大家介绍了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政策文件,理论研究现状等。他讲到,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点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
赵刚副校长讲到,我们网络基础环境基本成型,应用环境基本达成,管理机制正在形成,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项建设目标:一是要打造运行稳定、技术先进、管理高效的信息化环境;二是要建设一批科学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资源;三是要搭建一套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智能先进的软件平台,整合教育业务、教学业务、行政业务、后勤业务等诸多方面,初步建成数字化虚拟校园;四是要培养一支思想开放、观念新颖、素养良好的信息化师资队伍。
赵刚副校长提出了四项举措来回答“怎么做”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三个环境、三类资源、三种应用、三项创新。打造全覆盖网络环境、现代化教学环境、方便快捷的生活环境,助推教育装备的现代化,为校园全方位的信息化应用提供有力的底层支撑;努力建设数字学习资源、基础数据资源、业务数据资源,为现在化教育提供内容支撑;扎实推进教学管理应用、网络学习应用、行政管理应用,实现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体系;创新移动终端应用、多屏互动应用、数据分析应用,丰富教育手段、深入信息化内涵,助力教育信息化融合。赵刚副校长指出,通过这一些举措,为我们教育信息化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必将对学校管理方式、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对教师素养的提升产生巨大的革命性的影响。同时,赵刚副校长也对这些转变作了深刻的阐述。
在“怎么推”问题上,赵刚副校长详细介绍了“三条线”的工作机制。在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分别从行政后勤口、教育教学口、学生管理口三条线,从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工作三个方向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全员参与、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共同提升,加快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推动学校管理现代化。
通过党课学习,提升了全体教职工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认识,为大家充实了信心、鼓足了干劲。一时间,教育信息化成为热议的话题,大家纷纷表示将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全力支持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供稿:信息中心 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