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国赛”,锤炼师资
——学校教师参加全国信息化说课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在陆续结束的201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说课大赛中,利州中专刘春玲老师获得化学学科全国竞赛二等奖,刘七宁老师获得建筑类专业全国竞赛一等奖。
本次比赛自今年4月开始,市教育局给学校分配了4个参赛名额,学校经过打磨和遴选,推荐了7人参加市上的比赛。市上经过选拔推荐再参加省级比赛,省上通过选拔比赛再推荐参加国家决赛,历时近九个月,最终广元共有3名选手代表广元市和四川省参加国家决赛,其中我校就有两名。
两位选手在参赛的过程中一路冲刺、一路艰辛。其参赛资料分别修改50余次,彻底推翻重做各5次,开展讨论研究近20次,参与指导人员80余人次,最终臻于完美,登上“国赛”的大舞台。
学校以二位参赛教师为契机,广泛地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方法研究,通过初选、讨论、指导、成果汇报等广泛地让全体老师参与,达到锤炼师资和共同成长的目的。
利州中专教师何以能在近几年不断取得省级比赛优秀成绩的基础上节节拔高?一是学校的师培文化。教师的发展需要群体的积淀,积淀来自群体的文化传承,有传承才能使每个成员永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赵刚副校长的话说:“利州中专每一项比赛都不是某一个教师孤军作战,在他或她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团队”。正是如此,在学校教科室的牵头组织下、由教科室彭升齐主任、信息中心陶波主任、贾宗太名师工作室、李文华名师工作室、李永名师工作室、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了学校的核心指导团队,一路扶持着年轻教师不断前进,将学校的文化积淀、人文情怀传递给年轻教师,将教师的无私奉献在集体中传承。二是学校的教研氛围。教师通过业务学习,掌握了现代职教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涌现出了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等大批优秀教师,年轻教师也脱颖而出。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了教师精神风貌的新常态。三是制度推进、活动引领。学校制定了教师培养规划、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教科研奖励条例。教师制定了个人成长规划,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教师结对帮扶、业务竞赛、“双月”活动等工作,以教师的发展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四是年轻老师的励志奋进。学校以刘春玲、刘七宁二位老师为代表的年轻教师,他们专业知识功底扎实,信息技术娴熟,勤奋好学,敬业工作,积极上进,克服了参赛中的重重困难,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获取了丰硕的成果,在比赛中成长锻炼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