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难题、发展教师、打造品牌、加强管理
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013年5月20日下午,我校各教学管理人员在行政楼会议室召开教学例会,赵刚副校长在教学工作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深刻解读了我校近几年教学工作的整体思路:
一、紧紧围绕“加强管理、提升质量、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破解工作难题,继续坚持和创新“1234”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内涵求发展、以发展求生存
赵刚副校长强调各教学部要加大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力度,提升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建设。赵刚副校长要求各教学部门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要破解6个工作难题:1、提高文化课、体育艺术课的地位及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衔接;2、增强实验实训课的实效性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各类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的参与成效;3、注重教育科研如何做到质与量的有效突破;4、充分认识教师工作量与绩效考核的关系;5、注重教学督导与督导结果的落实与应用;6、如何做到国示建设与常规管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真正做到从破解难题中加强管理,从加强管理中提升质量,从提升质量中寻求内涵发展。
各教学部门要继续坚持和创新“1234”的教学管理模式:围绕一个中心,主抓两件大事,建立三个支点,加强四个落实。即围绕教学质量与教学秩序为中心,主抓常规管理与国示建设两件大事,建立实习实训、教育科研、校园文化活动三大支点,加强落实教育教学科研化、专业建设课程化、教师业务目标化、学生活动项目化。
二、强化品牌和特色立校的意识,以“国家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
专业建设思路与实践直接体现专业负责人的认知水平,专业发展及规模的影响因素很多,但专业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与专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各教学部专业负责人要树立品牌和特色立校的意识,做大做强做优专业,在专业的发展中以“国家示范学校建设”为契机,着力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强力推进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运行机制,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
三、牢固树立“发展教师就是发展学校”的理念,创新教师培养培训的机制,搭建教育科研的有效平台,让老师在培训中获得进步、在工作中获得尊严、在事业中获得快乐;
赵刚副校长要求教师的思维、观念、作风要与学校管理同步,鼓励教师深造,要求教师积极适应学校的发展,主动参与到学校建设之中。要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工作,要将常规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课题化,全面、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全员参与,以研究促教学,以研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教育教学效果与科研成果双丰收。与此同时,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评价奖励机制以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职业教育就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素质教育,要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着力提升体育、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创新实习实训的模式与方式。要让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合理宣泄,要让学生的能力在这里得到展示,要让学生综合素质在这里得到弥补和提升
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语文教学与各种征文活动的关系,各科教师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要与时代主题相结合。与此同时要创新体育、艺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以成效提升体育、艺术课地位和作用,丰富学生课内外生活。在实习实训方面以“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相结合,“精英教育”在于面向优秀学生,旨在培养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平民教育”在于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满足一般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精英教育”与“平民教育”相结合,以创新实习实训的模式与方式。在学习之余,要丰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教学课外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利用群团组织平台,要善于宣传造势,同时注重与时俱进,活动的开展与时代主题相结合。
与此同时,赵刚副校长还提出了教学管理的许多宝贵意见,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各教学管理人员共勉。
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过程的全面管理,在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学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建立健全教学规章制度,使教学制度规范化、现代化、合理化、科学化是实现教学管理的重要保障。真正良好的教学管理是以制度来约束人,以制度来管理人,因此,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要增强管理的制度性、规范性,减少随意性。
作为管理者,管理要接“地气”,多与教师交流,多与教师沟通,加强合作。在管理中有效沟通不仅仅能传递信息,同时还能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在交流中要多鼓励教师,善于听取教师心声。作为管理者做事要讲原则,讲团结,顾大局,切忌文人相轻。工作中要抓思路,用好人,做好事,重在落实,切忌计划在纸上,落实在墙上,以实际行动提高教学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