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首次《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改革》讲座
9月4日下午,教务科与教科室共同举办了本期首次教师继续教育讲座,由教科室李文华老师主讲《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改革》。李老师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创新、评价模式创新等方面对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改革进行了解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跟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模式创新必须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模式。
教学内容改革是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机制。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针对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补充性、更新性和延伸性教辅资料;依托企业研发适应新兴产业、新职业和新岗位的校本教材。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教具、学具、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
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学生的学习,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围绕社会需求评价学校的办学,动态适应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讲座结束后,教务科赵刚科长就开学两周来的教学工作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通报,要求全体教学人员牢记一岗双责,严肃劳动纪律、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