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些喜讯,“爸爸”黝黑的脸上灿烂如花。他高兴的大喊“耶!太好了!”同时,伸出宽大的双臂试图搂住周围所有的孩子来庆祝。这情形,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
这个被孩子们异口同声称呼为“爸爸”的男子,就是响应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带队前来利州中专的藏区教师尕布甲。3月12日,记者前往利州中专,见证了尕布甲和藏汉学生们亲密无间的友谊。孩子们说:“尕老师,不是‘爸爸’胜似‘爸爸’。他是我们心中的‘尼玛’?!?/FONT>
藏语中,尼玛是太阳的意思。尕老师用他那特有的阳光般的笑容和真诚的心,如尼玛般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温暖,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包含敬意的称谓“尕爸爸”。
阿坝来的尼玛 我们的“尕爸爸”
实习生 蒲芸茜 记者 何开红
支援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他毅然舍小家远来他乡
1995年,从四川省藏文中学毕业后的尕布甲被分配到壤塘县任教, 到2009年9月,我省开始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时,尕布甲已经是壤塘县小学的校长了。
当得知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急需懂得藏汉双语的带队教师时,尕布甲心动了。可面对年迈多病的母亲,年幼的儿子,他又陷入了矛盾中。在经过认真思量后,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荣誉和使命,让他毅然作出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决定。
临走时,尚在读四年级的儿子忍不住大声哭喊,“老爸,不要走……”妻子一把捂住儿子的嘴,“去吧,家里有我,把那些孩子带好!”
不叫老师,叫“爸爸”
带着家长的嘱托,带着妻子的叮咛,尕老师来到了利州中专。刚来时,面对广元的青山秀水,他常常想起远方的家,思念妻儿。但一想着自己的职责,便把那股浓浓的思念化为工作的动力,把所有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
学生茸特刚到学校不久便生了一场病,尕老师一听茸特病了,立即把他送到医院挂号、看病。在茸特住院的那段日子里,尕老师不分昼夜地在医院里照顾他,让这个男孩感受到了如父爱的暖暖温情。在给远在家里的爷爷打电话时,茸特懂事地说,“爷爷,你不要担心。学校有个‘尕爸爸’最爱我了,对我可好哩?!背鲈汉?,茸特就开始称尕老师为“爸爸”。
一个正读护理学的女生因父母离异,性格比较孤僻,尕老师每天一有空就找她谈心聊天。在尕老师的开导下,女孩渐渐地活泼起来,不仅爱与同学们打交道,还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对尕老师,她也有种特别的情感和依赖,每天吃过了饭都会让尕老师背背。“他就像爸爸一样关心我、照顾我,我好喜欢我的‘尕爸爸’。”
尕老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称他为“尕爸爸”。今年过年时,还有不少学生往尕老师的家里打电话。电话是尕老师的妻子接的,一听电话那头称自己是爸爸的女儿、儿子,要找爸爸,尕老师的妻子十分纳闷。等尕老师解释之后,她笑着对丈夫说,“你看你,一下多了这么多孩子, 幸福吧!”
“和‘尕爸爸’在一起太幸福了”
在尕老师不怎么宽敞的宿舍里,放着几把椅子,每逢学生下课休息就会到这里与他们的“尕爸爸”聊聊天。墙壁上还贴着阿坝州教育系统及各部门的电话联系单,“这些是我春节回去时拿的。这工作容不得一点马虎?!?/P>
尕老师总是尽最大努力去帮助每一个孩子们学习,教他们学习的方法?!罢夂⒆泳途0次宜档姆椒ㄑ埃そ艽蟆!辨乩鲜χ缸乓桓稣蛭颐亲呃吹难??!鞍职?,你看!我和你剪了一样的发型?!辨乩鲜η崆崦拍泻⒌耐?,“这风大,快去把帽子或头巾戴上。”男孩扬起笑脸进了宿舍。
除了学习,尕老师还把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安排得妥妥当当?!叭碌谝桓鲋苣匕职帧痛颐悄猩?、女生去买衣服、生活用品。和‘尕爸爸’在一起太幸福了?!薄八娴氖俏颐堑暮谩职帧?。”学生们说。
“我是一名党员,我要尽好自己的职责。”
“三年很短,一定让孩子们多学点东西。”作为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带队教师,尕老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和职责就是积极协助学校,加强对藏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工作中,压在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才来不久就瘦了6斤。但我是一名党员,我必须尽好自己的职责,起到带头作用。”说到这儿,尕老师胸前佩戴的党徽在阳光的映照下生辉。
成为一个好纽带,做好学校与藏区学生沟通交流的工作是尕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每周,他不但采用集合聚会或个别谈心给孩子们讲解交流,还经常组织一些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由于尕老师的用心工作,利州中专学?!安厍?+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的非常顺利。校长李锦说:“如今,我校的藏区学生和汉族孩子是亲如一家。这都得感谢好同志——尕老师,他不愧是沟通融合我们学校、藏区孩子、汉族孩子三者间的‘金纽带’?!?/P>
“工作虽然有苦有累,但我有那么多的好儿女与我分享他们的快乐、悲伤,我很幸福。”